ICCSZ訊 在云、物聯網和超寬帶的驅動下,對承載網絡的需求正逐步提高。
滿足四大需求
在近日召開的“AON Tech Summit China 2017(2017敏捷光網絡技術論壇中國站,暨第15屆睿智光網絡新業(yè)務論壇Smart Networking Seminar)”上,諾基亞貝爾IP/光網絡事業(yè)部執(zhí)行副總裁Drazen Lukic表示,未來承載網需要擁有“四大需求”。”首先,承載網絡需要擁有可以連接十億以上設備數量的“大連接”。其次,需要交付始終一致用戶體驗的“大容量”。再次,還要保證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和融合“大能力”。最后,要確保業(yè)務易于購買使用的“大消費”能力。
諾基亞貝爾IP/光網絡事業(yè)部執(zhí)行副總裁Drazen Lukic
據統(tǒng)計,視頻業(yè)務每年都會以7倍的速度增長,而且數據中心的業(yè)務類型也變的越來越豐富,加之現在許多業(yè)務被放到了云端,這就更需要一個更高性能、更高質量的傳輸網絡,這就要求既滿足帶寬又保證時延的傳輸解決方案。
但從理論上來看,能夠同時保障帶寬和時延是悖論的。
由此,諾基亞貝爾提出了面向5G的Anyhaul(通傳)方案,能面對當前的4G和未來5G的演進不同場景,提供最優(yōu)化的時延和帶寬的組合,同時率先提出IP+Optics+SDN的理念,能夠將網絡的不同業(yè)務層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,真正實現按需提供帶寬,實現最大的靈活性。
作為全球超100G市場排名第一的廠商,諾基亞在中國推出了掌上型的產品1830 PSD,它非常小型化且可以直接延伸到用戶桌面,并擁有獨到的CDC-F節(jié)點架構,以及光電混合的組網方案,在不同層面提供最大的網絡靈活性,滿足網絡帶寬的迅猛增長需求。
為了滿足“大消費”需求,方便用戶自助下單,諾基亞貝爾推出了Nokia 光業(yè)務門戶。該平臺以1830平臺為核心,并面向不同用戶的窗口開放API且擁有眾多應用。利用基于APP和門戶的操作與維護,最佳的開放控制和編排以及高效、敏捷和可擴展的平臺,網絡的效率還可以達到更高并降低成本。
諾基亞貝爾光網絡事業(yè)部業(yè)務負責人張寒崢
“我們在中國發(fā)布的1830 PSD 設備,是一款迷你型的OTN設備,可以將OTN直接延伸到桌面,提供高質量的專線業(yè)務。另外,考慮到運營商網絡演進的需要,我們同時也發(fā)布1830 ONE 設備,一款能將傳統(tǒng)SDH E1/STM-1業(yè)務直接承載在OTN的網絡轉型利器。”諾基亞貝爾光網絡事業(yè)部業(yè)務負責人張寒崢表示。
保證運營商投資回報
對于運營商來說,在大批量承載網絡成本投入的同時還要保證營收增長,這就需要在技術、成本和業(yè)務演進方面平衡投資。
對此,諾基亞貝爾提出網絡虛擬化概念,在整個諾基亞貝爾應用層面,是從網絡的編排器開始,一直往下到控制器,再到實際設備。整個網絡控制器的IP和光統(tǒng)一管理和控制的。“我們是市面上唯一一家將IP和光統(tǒng)一在一起控制的一個廠家,這樣可以幫助運營商更快、更簡便的開發(fā)新業(yè)務,獲得創(chuàng)收。”張寒崢在接受《通信產業(yè)報》記者專訪時表示。
同時,諾基亞貝爾IP和光傳送網絡動態(tài)的業(yè)務框架,為整體網絡賦予了彈性,從網絡基礎設施到業(yè)務,再到管理與協同、OSS和應用層,都實現了動態(tài)、可控與可管,整網擁有全面的可視性。
去年10月,諾基亞與菲律賓領先電信運營商Globe Telecom分別就無線技術,以及IP、光與SDN技術簽署兩份框架協議,為Globe Telecom 創(chuàng)造IP與光融合網絡。今年4月,諾基亞與沃達豐達成協議,在全球范圍內為其提供軟件定義網絡(SDN)。
而目前在中國,諾基亞和上海貝爾也投入很大精力開始實施IP+光融合工作。有了數據中心和移動網絡的雙重推動,在中國今年肯定會開始實施,在明年就會成為一個比較標準的組網方式,并且大規(guī)模鋪開。